当前位置: 首页 经验资讯 教育经验 抗美援朝简短小故事

抗美援朝简短小故事

更新时间:2021-01-22 05:17:15

  1、为救落水朝鲜儿童,罗盛教英勇牺牲: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

  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

  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雄献身。

  2、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最为著名的一仗。“联合国军”在上甘岭这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后投掷炸弹190万发。展厅里一截取自上甘岭的布满弹片的树干和一堆掺杂着弹片的碎石向人们讲述着当时战斗的激烈和残酷。

  当年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15军参谋长张蕴钰回忆说:“在战场上,已经没法用数字来显示部队的战斗力。一个人坚守阵地,硬是能把成排成连的敌人打下去;一个人在一次战斗中就可以消灭100多个敌人,这在上甘岭战役中算不得奇迹。”

  排长孙占元,在战斗中两腿被炸伤,仍顽强指挥战斗,并用缴获的两挺机枪轮流射击,毙伤美军80余人,当子弹打完,敌人再次涌上来时,他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反击中,通信员黄继光所在连冲到半山腰,突遭敌火力点阻拦,危急时刻,黄继光奋勇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其实,何止在上甘岭,又何止是黄继光、孙占元,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样的激烈的战斗随时都在发生,这样英雄的壮举几乎在每一次战斗中都会涌现。

  3、志愿军第38军第335团第3连在松骨峰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后,给“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以沉重的打击,在清川江前线受重创的美军乘汽车从新兴洞南逃。志愿军第38军第335团第3连奉命抢占松骨峰,进行截击战,配合兄弟部队痛歼逃敌。

  第3连指战员宁死截住美军不放行。第7班班长潘志忠头被炸伤,鲜血在脸上凝成血冰,但他心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口中只有一句话:“我是党员,不能下去。”仅配属第3连战斗的机枪第1连2个班就有5人被烧伤;

  陈宝贵排长眼睛被烧得看不见了,仍然鼓励战士们:“党员、共青团员们!党的队伍是经得起考验的!”英雄的行为就是战士们的榜样,他们打得更英勇了。 美军趁火势攻上第3连阵地,可就在这危急时刻,机枪管被烧弯了,射手李玉民扔下机枪,又拾起步枪冲上去。

  他负伤了,又一次负伤了,再一次负伤了,他全然不顾,当第6次负伤时,腿上的弹孔往外涌血,他从容地摸出一颗子弹,塞进弹洞,又扑向美国兵。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摔跤……当美国兵要跑时,他甩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炸死了逃兵。

  当他奄奄一息之时,手伸向衣兜,告诉排长:“兜里有个信封,胜利了,向毛主席报个喜吧!”他闭上了双眼,留下了一脸的坚毅。第3连的战士就是以这种只要我活着就坚决战斗不后退的精神,有我就有阵地在的决心,战胜了貌似强大的美军。

  4、在松骨峰战斗中经过5个多小时战斗的第3连,弹药已所剩无几。在无法开炮的情况下,他们将仅有的几颗炮弹当手榴弹投出;子弹打光了,就同美军拼刺刀。朱顺发、熊席泉等与美国兵厮打在一起,最后同归于尽。李玉安负重伤,也被人们误认为是牺牲了,直至30年后,才重被发现。

  邢玉喜、严佐政刺死几个美国兵,又与几个美国兵扭打着滚下山坡。胡长久从敌尸上摘下4颗手榴弹,打退了冲上来的美军。当汽油弹在战士邢玉堂身旁炸开后,他完全被大火吞没了,就地打滚,可火势太大,他就带着呼呼上窜的火苗,扑向美国兵。见此情景,其他身上着火的战士也扑入敌群。

  这突如其来的壮举,吓呆了美国兵,当他们清醒过来,高喊着:“火人过来了”时,已被志愿军战士死死地缠住:抱腰、拉头、卡脖子、咬耳朵,摔死在一起,烧死在一起。美军的进攻更加疯狂了,第3连的伤亡在不断地增加,排长牺牲了,班长主动代理;班长倒下了,战士主动接替。

  指导员杨少成的子弹打光了,就同美国兵拼刺刀,当好几个美国兵包围他时,他临危不惧,高喊着:“同志们,守住阵地!”毅然拉响了手榴弹。在这生与死的决战中,第3连的战士高喊着:“为指导员报仇!”“为祖国争光!”“有我们,就有阵地!”纷纷跳出弹坑,杀向美国兵。

  志愿军以自己英勇的壮举,阻击了飞机、坦克、重炮掩护下的数千名美军,使之6个小时未能前进一步。至下午1时,仅剩7名战士的第3连,仍然顽强地坚守着阵地,胜利地完成了截击任务。此次战斗共打退美军5次冲锋,毙伤其500余人。

  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该连“攻守兼备”锦旗一面,记集体特等功,第38军授予该连“英雄部队”称号。

  5、钟樟彩的故事

  在1953年朝鲜战场夏季反击战中,志愿军某部三连接替了友军的防务,上了938.2高地主峰的前沿阵地,对面不到百米处就是美国鬼子。美军不甘心938.2高地被我友军夺取,天天向我方阵地前沿和纵深实施狂轰滥炸,隔一两天就以数十人或百余人的规模,在炮兵和坦克掩护下向刚接防的三连等阵地反击。

  那时,处在山沟里的炊事班送饭到前沿阵地,即使在夜间,也是三天两头有伤亡。不要说一天三餐,一天一餐也难保证,两三天才能送上一次饭。战友们回忆说:吃饭难,还有压缩饼干可以啃几口,抵一阵子饥饿,但饮水难时刻威胁着战士的生命。

  接防上阵地那天早晨,每人都背了一壶水。有的战士在通过炮火封锁区时,水壶就被敌人机枪打中,水漏光了。多数人在炎热的夏天打了一天仗,没到下午,一壶水早已喝光。到了晚上,大家渴得唇干舌燥。上阵地第四天,天刚黑下来,指导员余发荣跑到三排十班的猫耳洞,

  对班长钟樟彩说:“没有水,战士们快渴死了,有的人已经接小便喝了。你负责的活动小分队,除了到敌前侦察敌情抓‘舌头’(俘虏)外,要加一项任务,就是到山沟里找水源。只要找到了水,拼上命也要把水背上来。”钟樟彩时年24岁,入朝后在烟台峰打坑道中光荣负伤,刚立过功。

  指导员走后,他随即就叫战士到各班收集了30多个军用水壶,背上冲锋枪和水壶,离开猫耳洞奔往前沿阵地的山沟。在泛着少许白光的小路上,他仔细辨认路痕,确认没有埋着地雷后,加快速度走几步,又低下头仔细查看一段再走几步,就这样辨认一段走一段。

  当跑下80余米时,山坡上已逐渐有些灌木和青草了,他放慢了速度,仔细搜索,特别注意听水流声音。猛然间,他发现不远处的小树丛里横着两段似原木一般的东西……他猫着腰手提冲锋枪警惕地向那两段东西走去。待走近了,才看清那是两具尸体,仔细一看,在紧靠上面那具尸体边的岩缝里,向上喷涌着一股清水,水量还不小。他高兴极了,随即将靠近泉边的尸体移开几步,看清楚了那是个穿志愿军服装的年轻战士,身上背着枪和一些水壶,手里拿着一个军用水壶伸向喷涌的泉水。他判定这两个战士是到这里灌水时,遭敌人封锁水源的机枪扫射而牺牲的。

  他怕美军机枪再次射击,不敢怠慢,连忙趴下喝饱了泉水,又急速卸下身上背着的全部水壶,很快将所有水壶灌满。水背回之后,看着连里战士轮流传递水壶,喝着那甘甜泉水时的高兴劲,钟樟彩也乐了。

  自从那天背水成功以后,他又每隔一两天去背过三次水。每次都遇到定向、定点打到泉水附近的机枪子弹和炸弹,但钟樟彩都根据美军打枪打炮的规律避过去了。他也因背水荣立了三等功。

关键词: 抗美援朝 简短 故事

实用工具